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亞洲東南的明珠──館藏泰國造像的概況與意義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館長 見諶法師

亞洲東南的明珠──館藏泰國造像的概況與意義

  泰國,一方位於東南亞洲具有悠久歷史及佛教盛行的國度,素有「黃金之地」的美稱,早期即已接受佛教文化的洗禮,據《善見律》所稱,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派遣使團至各地傳播佛法,當時已來到黃金之地,根據現代學者考證當初使團到達之地極可能為現在泰國中部地區。然而,古代的泰國並不是統一的國家,而是由不同的城邦及族群所居之地,自古以來稱為「暹羅」(Siam),在十三世紀之前,由孟族所建立的「墮羅鉢底(Dvaravati)」、高棉族建立的「高棉(Khmer)」,以及馬來族的「室利佛逝(Srivijaya)」都曾統治泰國的部分領土,也為這片土地帶來了佛教、印度教及密教文化。

  十三世紀之後,由泰族所建立的素可泰(Sukhothai)、蘭納(Lanna)及阿瑜陀耶(Ayutthaya)等王朝,為泰國佛教及文化奠定了穩固基礎,1238年建立的素可泰王朝,歷史上被視為完整統一的國家,披著幸福的曙光,舉國上下尊崇佛教,創立文字及典章制度,文化藝術昌盛,被稱為泰國佛教藝術的黃金時期,之後的幾個王朝莫不受其滋養。

  早期佛教傳入泰境,上座部、北傳佛教及印度教皆有弘傳,十二世紀時錫蘭(Ceylon,現稱斯里蘭卡Sri Lanka)佛教大興,當時的錫蘭王為上座部佛教的有力支持者,並舉行第七次結集修訂佛教教義。當時來自於東南亞的緬甸、蘭納及柬埔寨等地僧侶蜂擁至錫蘭學習上座部佛法。1277年蘭甘亨王邀請錫蘭僧侶至素可泰,大力支持其宣講教義,並將此事件刊刻於銘文之上,從此時期之後,上座部佛教在泰國奠定無可撼動的地位,成為官方宗教。錫蘭上座部佛教的影響,可以說是成為今日泰國佛教的主要骨幹,並與早期傳入的不同宗教及其他教派互相共存。

  今年度本館推出的「佛.國:館藏泰國造像特展」展出館藏泰國各時期的造像,共四十五件,包含十三世紀暹羅以前的墮羅鉢底(圖2)、室利佛逝(圖3)及高棉三個王朝的文物,以及十三世紀以後暹羅的素可泰、蘭納、阿瑜陀耶的造像。另一展區則展出近代泰國拉達那哥欣(Rattanakosin)時期,主要是拉瑪三世至五世時期的造像。

  目前館藏東南亞地區的造像,主要以佛教造像為主,少部分為印度教及密教文物,總數約有三百多件,材質大都為金屬、漆及石雕,地區包含了緬甸、泰國、柬埔寨吳哥、印尼及越南造像。為早期護持居士所供養,殊為難得,在現今台灣博物館中,可以說是非常珍貴的藏品。

  而本次特展以「佛國」為主題,選展出泰國歷史各時期的造像,為台灣少見的東南亞文物展覽。特展完整呈現泰國各時期的造像,從最早的八世紀墮羅鉢底青銅佛立像,直到二十世紀初拉達那哥欣的造像,時間長達一千二百年,見證泰國佛教的發展,城邦種族與不同宗教融合所造就的殊勝泰文化。

  如以泰國造像的特質來看,其造像藝術與風格的形成,與部族、城邦、王權及地理氣候存在著密切的關係,隨著時代的推移,各種歷史因緣相繼涵養了泰國的造像樣貌。早期墮羅鉢底時期造像,除了吸收印度傳來的笈多風格之外,佛像的相貌充分表現了孟族人特有的素樸寬和與莽莽榛林的氣質特徵,而高棉王朝則呈現異種文化與宗教。

  如以地理來看,古代泰國並不存在著特定的疆域概念,因此多種族及文化宗教不斷在此一地區融合與影響,形成多元豐富的造像特質,例如館藏的青銅「喜金剛」半尾縵,為十二世紀高棉巴普昂風格(Baphuon style)的代表(圖4);石雕「女神像」的衣裙,則展現了高棉地區紗籠(sarong)的各式風貌(圖5)。

  十三世紀之後的泰國佛教藝術明顯地與王朝政權有著密切的關係,素可泰王朝的建立,王權的支持,使造像呈現出蓬勃朝氣,柔和雍容卻充滿典雅的美感。行走佛以其纖細與優雅,處處呈現出黃金時期造像的特徵(圖6),並成為泰國佛教藝術的代表性造像。之後其勢不減,所創造出的古典原則,一直影響到之後的幾個王朝。而十五世紀後,得於航海貿易之便,經濟的富足,使阿瑜陀耶的造像多了商業城市的工藝之氣,除了承繼素可泰風格之外,造像趨於繁複,從海上的貿易與來自中國的絲織品、瓷器的精細與花紋樣式,使這時期的造像做工更加精美,且裝飾華麗(圖7)。

圖1:佛足印
   1850-1925 銅鎏金
   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圖2:佛立像
   八至九世紀  青銅
   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圖3:藏巴拉
   九世紀  青銅
   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圖4:喜金剛像
   十二世紀  青銅
   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圖5:女神像
   十一世紀 砂岩
   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圖6:佛行走像
   十五世紀風格 銅
   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近代泰國進入十九世紀後,佛教造像充滿了皇室氣息,某些造像的衣著與寶冠基本上是泰國皇家的形式,尤其是拉瑪三世至五世的造像,幾乎是金色系與漆的表現方式,佛袈裟上的裝飾圖紋更加華麗與突出(圖8)。佛足印的華麗裝飾,黑漆與金箔互相交映,尤其是佛足印上的圖案,刻畫著代表吉祥圖案、轉輪聖寶以及象徵宇宙的一百零八種圖案,也為泰國佛足印信仰帶來不同的藝術形式。

  中台世界博物館在創辦人惟覺安公老和尚的慈力感召之下,為保存佛教藝術與文化,十方信眾樂慨捐輸,捐贈造像大都以北傳造像為主,而東南亞文物的收藏,也在因緣際會下得以保存於博物館,成為台灣博物館為數不多的南傳佛教文物收藏與值得觀注的重點。而本次選展泰國各時期造像,並以主題展覽的方式,讓人們了解泰國佛教發展的歷史概況,也稱得上是台灣首次泰國造像的特展,稀有難得。

  若以立足於世界宗教的立場而言,北傳佛法與上座部佛教,皆是佛陀言教的化育,不同地區以其特殊的因緣,造就佛法傳播的不同樣貌,佛教歷史發展的多元,也融入了更多讓我們認識佛法的契機與不同區域佛教發展的獨特面貌,相對於我們之前所關注與研究的印度與北傳佛教藝術之外,對於南傳上座部佛教藝術在中南半島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

圖7:佛立像
   十六至十七世紀  銅漆金
   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圖8:佛立像
   1850-1925  銅漆金
   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單元首頁